马克思主义学院

department brief introduction

战“疫”中国策:九字诀看习近平如何布局“双线战役”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5-08 11:24:35    浏览次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429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研究确定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在湖北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积极参与配合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谋长远之策,建久安之势。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所以能够有力推进,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人民网特别策划推出战“疫”中国策九字诀系列报道,梳理中国战“疫”积累起来的经验做法,为世界提供借鉴方案 。 

“领”—— 集中统一领导 领航定向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14亿中国人心手相牵,勇毅向前。这惊人的社会动员能力源自于一个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战略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取得最终胜利。果断决策、迅速部署,见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

从疫情暴发之初、胶着对垒之时、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到积极向好态势,习近平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应形势不断调整“打法”,牢牢攥住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动权。帷幄之外,习近平多次赴一线考察彰显了党的决心,为全国人民注入了信心和希望。

在此次疫情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力量,展现出的强大高效的领导和动员能力,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统”——统筹协同 全国一盘棋

上下一条心,全国一盘棋。疫情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视野与系统思维,强调“越是兵临城下,指挥越不能乱,调度越要统一”。党中央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极大地增强应对疫情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和压实责任、落实监督力度,有利于形成疫情防控的制度合力,从而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协同配合。

1月起,全国42000余位医护人员分批驰援湖北,白衣执甲,尽锐出战。2月初,国家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和生活物资超100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156.9万吨。

打赢总体战,复工复产和防控两条战线互为支撑,缺一不可。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全面有序恢复——工厂的机器轰鸣声渐次响起,农田里再次见到辛勤劳作的身影……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我国发展的内生动力正不断释放。

“准”—— 分类指导 精准施策

从“加强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到“实行分级分类诊断救治”,再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是习近平指导战“疫”过程中的重要方法论。

因时因势,精准出击。应对疫情,党中央将全国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各地在精准落实有序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在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基础上,把握主动、系统谋划,复工复产稳妥有序开展。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精准思维习惯,解决疫情第一线问题贵在“精准”。要在精准实施、精准落实上下足功夫,正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应对疫情变化的精神,才有效构筑起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固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有力的支撑。

“严”—— 严明纪律 慎终如始

“将防疫网织得密些再密些!”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严明纪律、压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严格贯彻执行,慎终如始不松劲,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严”字当头,慎终如始。党中央高度重视社区防控工作,守好社区这条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变化,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是一项大的挑战。时势之间,习近平精准调整战“疫”之术,稳扎稳打,严抓落实举措。慎终如始不松劲,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法”——以法为纲 依法防控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有力武器。疫情发生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响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战役”。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疫情发生后,各部门各地区不断出台相关意见、通知、决定,围绕疫情防控矛盾焦点完善制度设计的同时,相关部门严厉查处各类涉疫情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查处失职渎职、挪用救援款物等问题,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惩妨碍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

法治有温度,民生总关情。多部门联合发文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多地围绕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编制了各类企业应对疫情法律知识手册。面对大考,习近平频频强调“依法防控”,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纷纷举起法治利剑,切实将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效能,为夺取“双胜利”保驾护航。

“群”——群防群治 筑牢“人民防线”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习近平多次强调社区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多次对社区工作者给予肯定。社区防治和医院救治高效协同,才能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合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走深走实,筑牢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全国有许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每天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送去生活必需品,随访健康状况,为居民提供引导就医、转诊、咨询等服务。他们的无私奉献,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动人风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城乡广大社区工作者同参与社区防控的各方面人员一道,不惧风险、团结奋战,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强大力量,充分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伟力。

“稳”——民生稳,人心稳,社会稳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是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稳定工作,应对疫情冲击的部署中“稳”字贯穿始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赢这场防疫战斗,充足的物资供给是坚强保障,这也是后勤保障的关键所在。疫情期间党中央紧盯民生基本需求保供应、紧盯务工矛盾问题保就业、紧盯重点困难群体保底线……管好“菜篮子”“米袋子”、关注“钱袋子”,稳民生更是暖民心。

正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在疫情防控中保持民生温度,多举措力保我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三者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才将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克时艰,众志成城做好疫情防控,把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降至最小。

“研”——按下科技战疫“快进键”

科研攻关是打赢疫情阻击战最有力的武器。从高层会议到实地考察,再到大国外交,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之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并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提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坚持在疫情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方面合力攻关,通过打这场硬仗,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

按下科技战疫“快进键”,增添打赢硬仗“加速度”。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从科学救治到研判疫情,从药物研发到疫苗开发,从临床诊断技术创新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科学技术贯穿战“疫”始终,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共同出战,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合”——休戚与共 同舟共济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这次疫情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付出巨大努力,展现中国担当,为各国应对疫情提供有力支持。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已同34位外国领导人及联合国秘书长等国际组织负责人42次通电话,出席国际会议1次、会见会谈4次、致慰问电9次、致函回信4次,这60次密集开展元首外交,不仅阐明中国立场,还为人类战胜疫情凝聚宝贵共识。国际社会充分肯定,中方针对疫情采取强有力措施,不仅是在对本国人民健康负责,也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

当前,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疫情形势,尽管中国自身防疫任务仍然艰巨,但我们仍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积极开展对外援助与合作,向多个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提供多批急需的医疗物资援助等,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好诠释。疫情是暂时的,合作是长久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经济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面对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CopyRight © 2021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3862号-1